模鍛件拔長時的變形特點:模鍛件拔長時坯料變形情況與鐓粗變形有某些相似之處,它是兩端有不變形金屬的鐓粗。軸承座鍛造拔長時,關注的是拔長速度和拔長對鍛件質量的影響。推薦軸承座鍛造送進量的大小,除影響生產率外,海影響鍛件質量當送進量太小,而坯料厚度又比較大,會出現鍛不透的現象,坯料內變形小而產生軸向拉應力,有可能導致模鍛件內產生裂紋。送進量過大又會產生外部橫向裂紋和內縱向裂紋。所以,送進量還需要根據坯料厚度來考慮。舟山軸承座鍛造壓下量是指變形前后坯料厚度之差,每次錘擊的壓下量不宜過大一般壓后斷面的寬高比應小于2至2.5倍,否則反轉90度在鍛壓二次時就會生產彎曲以致形成折疊。拔長時模鍛件坯料溫度適中、均勻。
傳動軸萬向節故障主要是軸頸和軸承磨損及各軸頸出現彎曲變形,造成其十字軸各軸中心線不在同一平面上,或相鄰的兩軸中心線不垂直。軸承座鍛造由于萬向節十字軸軸頸和軸承磨損間隙過大,十字軸在運行中產生晃動,使傳動軸中心線偏離其旋轉中心線,使傳動軸產生振抖現象和運行中傳動軸發出異常響聲的現象。推薦軸承座鍛造磨損主要是缺少潤滑引起的。萬向節十字軸軸頸和軸承的磨損,從使用情況來看不應超過0.02~0.13mm,一般保持在0.01mm左右。如果超過0.13mm,就產生傳動軸振抖和發響的現象。如果十字軸軸頸磨損出槽,槽又很深應進行修理或更換。如果采用堆焊和鑲套修理,還要進行熱處理和磨削加工。加工后要求各軸頸的不圓度在0.01mm,錐度不能大(20mm長度上不能大于0.01mm)。要檢查相鄰兩軸線的垂直度,一定要保證垂直,加工修理后各軸頸的軸線應在同一平面內。
模鍛主要靠鍛模模膛使坯料成形,鍛件形狀比較復雜,但為減少制模成本和簡化模鍛工藝,設計模鍛零件時,應根據模鍛特點和工藝要求,使零件結構符合下列原則,以便于模鍛生產和降低成本。模鍛零件必須具有一個合理的分模面,以保證模鍛件易于從鍛模中取出,又利于金屬充填、減少余塊和敷料,鍛模容易制造。推薦軸承座鍛造與分模面垂直的非加工面應設計出模鍛斜度,以利于從模膛中取出鍛件。非加工面的交接處應采用圓角過渡,以利于金屬在模膛中流動充填和防止產生應力集中。舟山軸承座鍛造應避免筋的設置過密或高寬比過大,以利于金屬充填模膛。為了減小變形抗力,使金屬容易充滿模膛和減少工序,零件外形力求簡單、平直和對稱,盡量避免零件截面間差別過大,腹板過薄,或具有薄壁、高筋、凸起等結構。零件的小截面與大截面之比如小于0.5就不宜采用模鍛方法制造。
在眾多的輸送機配件產品中,吊耳是提升運輸作業里不可缺少的部件,它是主要的吊點結構,因此要求有很好的承重能力和穩定性,它能夠被值得依賴,是因為它的吊耳質量好,不易變形,耐腐蝕性強。軸承座鍛造而它的安裝順序為:根據吊運的物體來選擇吊耳中間連接和端部連接。吊耳和連接件應在同一個連接受力中心上。吊耳不允許扭曲、交錯安裝。推薦軸承座鍛造吊耳、連接件互相匹配。吊耳受空載和載荷的情況下,不應受到撞擊和捶擊,更不允許隨即拆卸。吊運時充分考慮環境的安全性,不安全的環境不吊運,吊運時人必須與現場保持一定距離。嚴格遵守吊裝吊運的安全規則。
軸承座鍛造在懸鏈上移動時溫度下降到 300~400℃,在此溫度下自動裝入機組的正火爐,在爐內加熱到 950℃,且在此溫度下保溫至均勻。加熱和保溫共 2h。保溫完畢后正火爐的拉出機將鉤轉送到冷卻室。冷卻后,再轉送到回火爐。加熱至 660℃,并在此溫度下回火 3~3。5h。而后回火爐的拉出機拉出曲軸,再掛到懸鏈上,位置時轉送到拋丸室懸鏈上送去拋丸。所謂利用模鍛件部分余熱處理,是待環形鍛件冷卻到 Ar1 轉變點以下的溫度(500℃左右),奧氏體已發生轉變。舟山軸承座鍛造隨將環形鍛件入爐加熱到 AC3以上溫度進行正火(或正火加高溫回火)、調質和等溫退火的熱處理方法。